我国中东部10省份将出现大雪天气。 尽管被警告说是“暴风雪”或“大暴风雪”,但网友们依然保持冷静,并表示已经下单了可以装小雪人、红心、小鸭子的“雪夹”。
然而,暴风雪带来的气温骤降,会让很多人发现家里的取暖器也变冷了。 当你瑟瑟发抖抱怨暖气不热时,供暖公司会告诉你18℃的暖气其实已经达标了。
这个时候,南方人可能会感到困惑。 室内18℃还不够吗?
不得不穿上棉质睡衣的北方人愤怒了:18℃的气温是谁决定的? 都有中央供暖系统,为什么温度不一样呢?
“人人喊打”的18℃标准,
谁决定的
18℃是大多数集中供热城市的底线温度。 根据《西安市集中供热规定》规定,供暖温度不得低于18℃[1]; 《衡水市供热条例》还规定,供热期间,热用户室内温度必须达到18±2℃[2]。
但从北方人对供暖的“抱怨”中我们可以发现,18℃并不是人体最舒适的温度。 既然不够热,为什么标准还是定在18℃呢?
要了解其中的原因,我们需要首先了解集中供暖的历史。 事实上,集中供暖进入中国才80多年,在北方普及也不过40多年。 在此之前,绝大多数市民仍然依靠小炉子、火炕、地炕取暖
20世纪50年代和1960年代,我国才在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采暖系统,至今仍在使用的18℃标准才慢慢成型
当时的供暖、通风等建筑施工标准大部分是照搬苏联的。 苏联已针对不同气候区制定了冬季室温标准:寒带21℃~22℃,亚寒带18~21℃,温带18~20℃[5] 。
我国北方地区基本处于温带气候区。 按照苏联标准,一般认为18℃是冬季的标准室内温度。
天津市在1959年也曾进行过调查,根据主观感受和皮肤温度变化,发现冬季集中供暖的适宜温度在14℃~17℃之间[5]。 由此看来,各地适宜的温度范围基本在18℃左右。
虽然各地已开始研究,但由于当时标准建设工作的停滞,供暖标准并未正式成文。
直到1975年,载有我国专业工作者研究成果的《工业企业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》问世,结束了非结构化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历史
目前,我国区域供暖需求不断增加,所以从目前的供暖情况来看,提高标准温度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不过,18℃人群中也有例外:2021年,黑龙江决定将居民最低室内温度从18℃提高到20℃,这也是北方冬季采暖地区的全省最高气温标准[24]。
另外,室内温度太高,晚上睡觉可能不舒服。
2014年,有报道称北方某城市的居民住宅过热。 为了降温,他们把窗户打开,并在散热器上放了大塑料盆水。 然而家里的温度仍然超过24℃,让人非常不舒服[25]。 供暖温度越高,室内湿度就越低,使房间变得干燥而难以入睡。
一项关于睡眠与温度关系的研究表明,当室内温度在19℃至21℃之间,床温在31℃至35℃之间时,皮肤周围会在睡眠前形成温暖的小气候环境。蜷缩在被子里睡着了。 它可以让人们更快、更舒适地入睡#社会##生活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