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常识

陈家洛和乾隆为什么是亲兄弟(《书剑恩仇录》中乾隆大陈家洛二十多岁,两人真的是亲兄弟吗?)

时间:2024-08-14 11:00:43

作为金庸的第一部小说,《书剑恩仇录》的故事就是从民间野史中乾隆的身世之谜演化而来,因而书中的设定,乾隆跟陈家洛确实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,也是因此才注定了小说的情节走向和故事结局。金老之所以设定兄弟俩相差二十几岁,羽菱君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二。一是因小说背景中关于乾隆平回部的特殊历史时间而设定,二是因前期的故事情节所需,为了让乾隆对陈家洛一见如故产生特别关照情感,这里跟另一个人物福康安的必须出现关系很大。

陈家洛与乾隆

一、小说中关于乾隆皇帝身世的说法

在海宁民间中,一直流传着乾隆皇帝身世之谜的野史传言,说是乾隆并非雍正皇帝亲生,而是当年海宁相国陈阁老陈世倌之子,因此乾隆并非满人而是汉人。作为海宁人,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处女作《书剑恩仇录》,就是根据这段野史为起点,改编演化开来的故事。我们可以来看看小说里是怎么交代的。

话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,皇四子胤禛的侧妃钮祜禄氏生了一个女儿,不久听说大臣陈世倌的夫人同日生产,命人将小儿抱进府里观看。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,抱出来的却是女儿。陈世倌知是皇四子掉了包,大骇之下,半句都不敢泄漏出去。

只因当时康熙诸子争储夺嫡,明争暗斗,无所不用其极,各人笼络大臣,阴蓄死党。胤禛知父皇此时心意难决,皇太子已立了二哥胤礽,但父皇久欲废立,兄弟中如胤褆、胤祉、胤禩等才干都不在自己之下,诸人势均力敌。皇帝选择储君时,不但要比较诸皇子的才干,也要想到诸子的儿子,要知立储是久长之计,皇子死了,皇孙就是皇帝。胤禛时初生之子弘晖早天,剩下的儿子弘时相貌猥琐,不为祖父所喜,兼且未曾出过天花。当时大花流行,孩子患上,十有五死,胤禛之子未出天花,差不多等于没有儿子。满盼再生一个儿子,岂知下一个儿子难产,出生时便即天折。胤禛侧妃钮祜禄氏不久怀孕,两夫妇求神拜佛,但愿生个儿子,哪知生出来的却是女儿。胤禛不顾一切要做皇帝,凑巧陈世倌生了个儿子,生得唇红面白,眉目清秀,就强行将他替换了。胤禛于诸皇子中手段最为狠辣,陈世倌也根本不敢声张,因此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变成了皇孙。

这换去的孩子被取名弘历,康熙时封为宝亲王,就是后来的乾隆。他自小聪颖武勇,六岁即能诵《爱莲说》,九岁时随康熙到热河打猎更因击毙大熊一事,被康熙认为福大命大,兼之文武双全,在诸孙中最为得宠。胤禛后来能做皇帝,实颇仗这假儿子之力。是以终雍正一朝,海宁陈家荣宠无比,雍正一来是报答,二来是笼络,免得陈家有所怨望,而泄漏这天大秘密。由于雍正的保密,因此乾隆一直不知自己的身世,直到一个人的出现,这个人就是红花会前总舵主于万亭。

于万亭

于万亭和陈家洛的母亲徐潮生青梅竹马,年长后甚相亲爱私定终生,非徐潮生不娶,但后来徐潮生之父将女儿嫁给当地豪族陈门。为保护徐潮生,于万亭化妆为佣人在陈家干些杂役,劈柴挑水,共达五年,更是将陈家洛送到天池怪侠袁士霄处学习武功。也是在这期间,于万亭获悉了乾隆的身世秘密,雍正在死的时候派去杀陈家洛父母灭口的血滴子就是被他解决的。徐潮生临终前在一封信中详述了一切,之后于万亭偕文泰来入宫,将这封信交给了乾隆,乾隆在于万亭走后,询问他当年的乳母廖氏加以验证,便得悉了自己的身世。于万亭本想通过乾隆的身世胁迫他反清恢复汉人江山,却没想到低估了乾隆对现有皇权的欲望,乾隆为保皇位,开始了一系列的保密和防备工作,其中就包括对文泰来的追捕,这也是小说主线故事的起因。

不过,乾隆虽然极力保密自己的身世,另一方面却对自己已逝的亲生父母十分感念,因此在海宁大造陈府安澜园,大举修筑海塘,把父母封为潮神和潮神娘娘,建庙宇塑金身,还以儿子的口吻亲笔御书庭阁的牌匾加以纪念,并亲自回海宁秘密扫墓祭拜父母。陈家洛秘密回家,看到那些御笔牌匾,他一开始都觉得这个皇帝莫名其妙,却没想到乾隆竟然是他的亲生哥哥。

(陈家洛)见堂中悬了一块新匾,写着“爱日堂”三字,也是乾隆所书。寻思:“‘爱日’二字是指儿子孝父母,出于‘法言’:‘事父母自知不足者,其舜乎?不可得而久者,事亲之谓也。孝子爱日。’那是感叹奉事父母的日子不能长久,多一天和父母相聚,便好一天,因此对每一日都感眷恋。这两个字由我来写,才合道理,怎么皇帝亲笔写在这里?这个皇帝,学问未免欠通。”......只见馆前也换上了新匾,写着“春晖堂”三字,也是乾隆御笔......望着这三个字,想起母亲的慈爱,又不禁掉下泪来。突然之间,全身一震,跳了起来,心道:“‘春晖’二字,是儿子感念母恩的典故,除此之外,更无他义。皇帝写这匾挂在我姆妈楼上,是何用意?他再不通,也不会如此胡来。新修版《书剑恩仇录·第八回》

由于陈家洛与乾隆的亲兄弟关系,寄望于乾隆能够恢复汉人江山的于万亭,于是临终前把红花会的总舵主之位传给了陈家洛,在他看来只有陈家洛才能说服乾隆变易江山。所以说,于万亭传位陈家洛并不是因为陈家洛是他的义子,也不是因为陈家洛武功有成,而是有他的政治策略和方针大计。不过,陈家洛和乾隆虽是亲兄弟,但两人却相差了二十多岁,已然差了是一辈,这让不少读者一开始读小说时会被作者设置了一些疑云,不易留意他俩会是亲兄弟。

陈家洛

二、关于小说中乾隆与陈家洛年龄差距之大设定的原因

按照修订版和新修版小说的设定,他们两人相差有二十二岁之多。因为小说里面交代得很清楚,陈家洛出场时,按第一回的描述是乾隆二十三年,而两人第三次见面时,乾隆问陈家洛的年岁,陈家洛说自己二十五岁。乾隆是二十四岁登基的,因此两人见面时,乾隆已经四十七岁,大了陈家洛二十二岁。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开始的连载版中,金庸先生在写乾隆问陈家洛岁数时,曾直接写乾隆说他大陈家洛二十岁,说陈家洛刚好是在他登基那年出生的,这是个bug,估计是金老当年写时没有算清楚,因此在修订版开始就直接删了乾隆这句话。

乾隆不愿他再提文泰来之事,问道:“你今年几岁?”陈家洛道:“二十五了。”乾隆叹道:“我不羡你闲云野鹤,却羡你青春年少。唉,任人功业盖世,寿数一到,终归化为黄土罢了。”新修版《书剑恩仇录·第八回》

当然了,乾隆年长陈家洛二十多岁也是可能的。因为在古代人较早婚配,女人十五六岁就有生子,而且陈家洛在他与乾隆中间,还有个哥哥,陈家洛是老三。不过在书中陈家洛却曾怀疑过自己会不会是于万亭的儿子,因为他一个相府的少爷,却被母亲要求认一个江湖人物做义父,在考取了功名后更不和家里说明就离家去学武,导致他二哥找了他很多年。但无论是陈家洛是否陈世倌亲生,他跟乾隆都是同胞兄弟,母亲一定是徐潮生。而对于小说里金庸为何要设定乾隆大陈家洛二十二岁,羽菱君个人认为则主要认为有两个原因。

第一个原因是小说历史背景需要。《书剑恩仇录》中其实很多情节发生的地点都是在我国大西北,这里面跟作者设定的一个特殊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,就是清清政府平定新疆回部(天山南路)之战。乾隆二十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后,将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释放,并派波罗尼都招抚天山南路各城。不久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,和卓兄弟乘机控制了喀什噶尔、叶尔羌等地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霍集占(和卓木家族白山派大和卓木波罗尼都之弟,就是小和卓木)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,举兵自立。次年(乾隆二十三年),乾隆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,在库车、叶尔羌、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。乾隆二十四年,大小和卓兵败西逃,叛乱遂平。此役之后,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,清代中国的疆域臻于极盛,也标志着清代中国统一战争的完成。而金庸截取的就是乾隆二十三年,乾隆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这一段时期作为小说的背景。

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小说男主角陈家洛是在天山学艺,而小说开始红花会群雄千里接龙头,从江南地区远赴大西北请陈家洛接任总舵主过程中,则完美跟回部产生了交汇,陈家洛带领群雄在解救文泰来时助他们回部夺回了圣物可兰经,注定了日后与回部的牵连,比如与回部首领木卓伦女儿霍青桐和香香公主的情感纠葛。而小说结局,陈家洛也是带领红花会群雄退隐回疆,继续着与清廷的抗争。从小说的设定来看,回部首领木卓伦原型应就是小和卓木霍集占,这也是霍青桐和她哥霍阿伊会姓霍的原因。

霍青桐

不过,由于金庸截取的这个小说时代背景是在乾隆二十三年,而为了给男主角添加爱情戏码丰富情节,又必须是二十几岁的年轻小伙,这也就是注定了陈家洛在小说里只能比他哥乾隆小了二十多岁。虽然乾隆此时已经四十七岁了,但他和陈家洛的这个岁数差异,其实也不影响兄弟俩会因香香公主而一度形成情敌,因为真实历史上,乾隆是在他即位的二十五年,也就是他四十九岁的时候才娶的香妃(也就是香香公主的原型),而日后继承他皇位的嘉庆皇帝,也是这一年才出生,可见小说的设定是完全没问题的。

第二个原因则是小说故事情节的需要,羽菱君的理解是金老在写乾隆与陈家洛的第一次见面时,为了塑造乾隆对陈家洛必须要一见如故,而且产生特别的关照情感,来体现他们若隐若现的特殊关系。这里金老借另一个人物,完成了这一步情节铺垫,这个人就是福康安。原因就是如小说所写,陈家洛和福康安长得一模一样。

到了灵隐,忽然迎面来了数人,当先一人面如冠玉,身穿锦袍,相貌和陈家洛十分相似,年纪也差不多,秀美犹有过之,只是英爽之气远为不及。两人一朝相,都惊呆了。东方耳(乾隆)笑道:“陆兄,这人可与你相像么?他是我的内侄。康儿,过来拜见陆世叔。”那人(福康安)过来行礼。陈家洛不敢以长辈自居,连忙还礼。新修版《书剑恩仇录·第七回》

看过小说的我们都知道,在书中福康安其实是乾隆的儿子,这也是他为何会跟陈家洛相貌相似的原因。乾隆一见陈家洛的样貌,不一定会马上认为陈家洛是他弟弟,毕竟彼时他也不知道他在陈府还有个三弟,但肯定会从心里怀陈家洛是否与他有关系,比如说是他所不知道的流落在民间的私生子。故此他就必然会对陈家洛产生特殊的照顾之情,第一次见面就赠他古筝,第二次见面知道了他是民间第一反清集团红花会的总舵主,却还对他惺惺相惜,谁知道第三次见面竟发现陈家洛会是他的亲弟弟。而推动这些情节发生的第一原因,自然就是因为陈家洛长得像福康安。

福康安

也因此,在小说这个时间背景里,福康安是必须出现的,而且他还必须到了与陈家洛相仿的年纪。鉴于福康安是乾隆的儿子,这也就注定了陈家洛只能小上乾隆二十多岁了。实际上,小说里福康安也是托了陈家洛的福,才有机会提前出场,毕竟按真实的历史,在乾隆二十三年时,福康安其实才三四岁而已,金庸在小说里为了情节需要硬是让他早出生了二十年。

所以说,金老当年在创作时,对于乾隆与陈家洛的年龄差距应该是有过一定考究的,并非胡乱设定,这里面既结合了小说背景需要也考虑了情节所需。当然了,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,当不得历史事实,实际上关于海宁民间野史中乾隆的身世之谜的真实性,其实就有许多历史学家用真实的历史资料给出了否定的答案,比如说书里写到的陈府中有“爱日堂”、“春晖堂”两块皇帝御书的匾额一事,考证的结果是两块匾额其实都是康熙御书赏赐的,分别是康熙三十九年(1700)和五十二年(1713)根据陈家在朝中做官的侍读学士陈元龙、陈邦彦的奏请,题写后赏赐其父母的,而非乾隆所写。野史和小说情节,我们看官看看就好,不必计较其真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