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时节,桃花已经谢了,桃子还在孕育生长中。这个时节,到阳山来玩的游人就少了许多,三三两两的,就感觉比较冷清了。我想,或许还是因为人们对阳山的了解更多还是桃花吧。
单位在藕塘,离阳山镇并不远。几年来,或是桃花盛开,或是水蜜桃上市,抑或是平常时日,数次驱车前往,来到此地,登临阳山。这一次,主要是兴之所至,想着活动一下筋骨,放松一下心情;路线和风景似乎都在心中,也就没有太多的欲念和渴望。
阳山,古称“安阳山”。相传,周武王封周章少子赟为安阳候于此地,率葬此山而得名。其实,阳山附近有大小四座山丘,是为大阳山、小阳山、狮子山、长腰山。一般来讲,说“阳山”“安阳山”,主要指的是大阳山。
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此地发生地壳构造运动,熔岩喷溢而发,形成了这几座孤岛状山丘。所以,阳山还是个火山。来到阳山脚下,就是火山地质文化展示馆;登临阳山山巅,就可以看见火山口。现在的阳山旅游,已经开始注意到对火山地质文化的发掘与整理,这也是对阳山旅游“淡旺季”的一种有效应对。
从阳山西路转至桃源西路,就可以看见大阳山。山脚下是桃文化广场,桃花节的时候可是热闹非常,人潮汹涌,熙熙攘攘,各色美食,琳琅满目;不过,现在却是门可罗雀,清净的很。
虽然清净,却颇合我的心境。穿过广场,拾阶而上,就是千年古刹朝阳禅寺。过天王殿,就是郁郁葱葱的树林,还要走一段,登上一个大平台,才能抵达禅寺的主体区域。大雄宝殿庄严巍峨,基座上赫然写着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;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,这也体现了禅寺的佛学观吧。
大雄宝殿后,是两层建筑的藏经楼。藏经楼后有一石窟,当地人称之为朝阳洞。洞中立着大觉禅师供养塔碑。大觉禅师,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位僧人。
很多人都知道,在唐代的佛教文化交流史上,有两位著名的僧人。玄奘法师西赴天竺取经,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,一个拿来,一个送去,也是盛唐文化的一种真实体现。到了南宋淳佑六年,又出现了一位僧人。这一年,兰溪道隆携弟子东渡日本弘道,先后任镰仓常乐寺、建长寺及京都建仁、镰仓寿福寺的住持。80年前,日本僧人荣西来天台山万年寺求法,后开创日本临济宗;道隆禅师则将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,由“兼修禅”转为“纯粹禅”。圆寂后,日本天皇敕谥“大觉禅师”,为日本“禅师”谥号之始。
说起大觉禅师,就要捋一捋朝阳禅寺的历史。
朝阳禅寺,原是翠微寺退居寮,又名朝阳庵。千年古刹翠微寺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。据《无锡金匮县志》,记载:翠微寺在金匮县安阳山,原为梁中书舍人陆举故宅;公元547年,南北朝时梁武帝太清元年建成,原名为远山寺。公元977年,北宋太平兴国元年,赐门额为翠微寺,寺院内有石刻“梁朝古刹,宋代传流”的八个大字。翠微寺依山势而建,风景秀丽,规模宏大。宋人唐皥曾有七律《题安阳山翠微寺》,“龙窟正当螺结顶,僧居端坐画图中”。
道隆,字兰溪,西蜀涪陵人,俗称冉,南宋嘉定六年生。幼年投成都大慈寺脱白,后入四明阿育王寺,再受戒于翠微寺,依无明慧性禅师参禅。大觉禅师对日本的佛教发展做了很大贡献,建立了临济宗日本建长派,在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中起了积极作用。1978年,日本佛教界为纪念大觉禅师圆寂七百周年,组团前来阳山翠微寺故址巡礼,以誌纪念,并在朝阳洞建立大觉禅师供养塔,确认为日本佛教建长寺派祖庭。
大雄宝殿左侧,是一条常规的山间小路,拾阶而上,清风徐来,鸟鸣春涧,的确是就像宣传报道中说的那样,“风景乡情交融,古意今韵并美,山歌渔声同酣”。近年来,阳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围绕着阳山水蜜桃做文章,形成“三月花海、七月桃香”的独特景致,又整合打造了“百年书院、千年古寺、万亩桃林、亿年火山”的旅游资源。说一声“大美阳山”,真不为过错。
曲曲折折,不一会儿,就到了山顶的火山口。火山早就熄灭了,碎石块倒是有很多。有一次,带女儿来玩,还捡了一两块回家,说是做“科学研究”,其实也不过是拿着玩。
山顶有一处石柱,似一直巨椽之笔,直插天空,即是文笔峰。相传,宋代状元蒋重珍未闻达时,曾在峰北筑舍读书;后蒋重珍成为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,世人即以此称之为文笔峰。从山顶望下去,晨雾还未散尽,能见度并不高,也就看不透彻;不过,朦朦胧胧中,倒也是一番情调。山脚下是两个池塘,也叫做安阳潭;不远处是狮子山、长腰山、小阳山,却不相连,就像和睦相处的乡邻,各自为家。而桃树,散布在阳山镇的整个乡间,几乎是家家有桃园了。
想着不走回头路,就从火山口的南侧下山。这一路,没有阶梯,却是人们自发走出来的;岩石裸露在外面,颇有些陡峭。不过,各色未名的野花洒落在两旁,一路花香,却是意想不到的。整个春天,人们忙不迭地去“寻花问柳”,到梅园赏梅,到鼋头渚看樱,到锡惠公园追杜鹃,到渤公岛看紫藤。然而,这些小野花,有的浅黄,有的暗紫,随处洒落,肆意生长着,不求人来看,岂不是怡然自乐!
峰回路转,一条山路快要到尽头,就可见一个摩崖石刻,上面写着“透天洞”。仔细看看,却不见洞。原来是洞口太小,仅容一人弯腰俯身向下,才能进去。我试着钻进去,还是要匍匐着,腰直不起来。我并不熟悉地形,手机光线也不给力,就放弃继续探寻。爬上来,看到指示牌的介绍,却发现这还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1947年,我党锡西武南地区的地下党员还在这洞里开过整风会议。又听本地人讲,进去后,里面还是很宽敞的,能容纳百余人,可直立行走。遗憾的是,我并未勇敢前行,也就未能找到豁然开朗处。
阳山有很多洞,这“透天洞”却是为数不多的自然洞穴。其他的朝阳洞、蝙蝠洞、清水洞等,其实是千百年来开山采石挖出来的洞窟。阳山采石,始于汉代,士大夫陆端在此教当地百姓开采岩石,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;本世纪初,采石活动才停止。所采阳山石,可用来制作石臼、石槽、石磨,亦是建桥、造物的常用之材。山坡上有许多采石遗迹,深入山林的为洞,敞开露天的为宕,留下的巨大山体为峰。古有三十六洞,仅存二十余处。
爬了山,钻了洞,赏了花,还听了山歌。这一路,微微出汗,筋骨也活动开了。待到桃香四溢的时节,再来阳山。那时,拿着一个大大的阳山湖景水蜜桃,就可以饱餐一顿了吧。